武漢老地標成新“頂流”:巴公房子續(xù)寫時代新韻
中新網武漢10月29日電 (曾夢雅)手持氣球、鮮花的游客絡繹不絕,磚紅色穹頂塔樓下快門聲此起彼伏……位于漢口歷史文化風貌區(qū)的巴公房子是武漢最熱門的打卡地,每逢節(jié)假日,日均10萬人次游客徜徉于此,歷史建筑由此煥發(fā)新的生命力。
10月28日,參加“何以中國·家住長江邊”網絡主題宣傳活動的媒體代表來到漢口歷史文化風貌區(qū),一探城市更新帶來的文化魅力和經濟活力。

始建于1910年的巴公房子,由俄國茶商巴諾夫兄弟建造,曾是漢口最大的高等公寓樓。彼時,中國出口的茶葉占世界茶葉市場的86%,其中60%從漢口輸出,萬里茶道經漢口貫通歐亞。
經過精心修繕,這座逾百歲的老建筑2024年以巴公邸酒店的面貌重新亮相。酒店共有45間客房,以套房為主,為保持建筑原貌,各房間布局不盡相同;吊燈、壁爐柜、石膏線以及拱形門窗將古典與現代元素巧妙融合。
“我們眼前的這面紅磚墻,能恢復今天的樣子,背后是‘修舊如舊’的修繕理念和工匠們大量細致的工作?!敝v解員介紹,巴公房子修復遵循“最小干預”原則,為最大程度還原清水墻本色,每塊紅磚都經過手工剝離、清縫、拼色做舊等工序,80余位工匠為此花費了近一年時間。
如今的巴公房子已成為武漢文旅新地標。其內部設立的萬里茶道展覽館,以科技手段講述巴諾夫兄弟與茶葉貿易的故事,吸引游客沉浸式重溫“東方茶港”的昔日榮光。“去年初來武漢,巴公房子內部還在修繕,那時就很感興趣。今天故地重游倍感親切,獲益良多?!眮碜詮B門的澎湃新聞記者韓雨亭在巴公房子前駐足拍照。

巴公房子的煥新,是漢口歷史文化風貌區(qū)在城市有機更新中的縮影。隨著整個片區(qū)活力提升,漫步黎黃陂路感受老漢口風情,在老洋房改造的咖啡館中小坐,或在平和打包廠的工業(yè)風空間里打卡,已成為眾多游客的游覽動線。
數據也印證著這片街區(qū)的熱度:2025年國慶中秋假期,漢口歷史風貌區(qū)客流量達394.5萬人次,創(chuàng)歷史新高。暮色中,巴公房子的燈光次第亮起,磚紅色外墻下依舊人流如織,成為“頂流”的武漢老房子正續(xù)寫著時代新韻。(完)
社會新聞精選:
- 2025年10月29日 17:23:40
- 2025年10月29日 15:25:22
- 2025年10月29日 13:32:11
- 2025年10月29日 12:07:56
- 2025年10月29日 11:55:06
- 2025年10月29日 11:06:46
- 2025年10月29日 10:13:52
- 2025年10月28日 23:56:35
- 2025年10月28日 18:03:07
- 2025年10月28日 17:33:56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