部分騎行團公然招募低齡學員長途騎行 未成年人騎行亂象調(diào)查
一些騎行團公然招募低齡學員長途騎行
未成年人騎行亂象調(diào)查
在綠燈亮起那一刻加速沖出騎行道,在人流與車流間橫沖直撞,把家長的叮囑甩到“九霄云外”;騎著尺寸比自己身板大出不少的自行車,搖搖晃晃、吃力地蹬著前行;和身旁的伙伴玩起了“競速”……這是《法治日報》記者近日在北京多個地方觀察到的未成年人騎車情景。
暑假期間,騎行運動持續(xù)升溫,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加入騎行隊伍。然而,在這股“騎行熱”背后,安全隱患也隨之浮現(xiàn):未滿12周歲的兒童違規(guī)上路騎行,部分騎行團公然招募低齡學員開展長途騎行,家長監(jiān)護責任缺失……
受訪專家指出,此類行為不僅明顯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中的規(guī)定,更將未成年人置于高風險環(huán)境。低齡兒童道路認知、應急反應與控制能力均較弱,在開放道路騎行極易發(fā)生事故。家長、機構與社會應共同筑牢安全防線,杜絕違規(guī)騎行,強化安全意識,為青少年營造真正健康、安全的騎行環(huán)境。
家長放任兒童騎行
8月18日傍晚時分,北京廣安門附近車流如織。3名小學生正騎著自行車在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之間來回變道追逐,嬉笑聲響徹街道。在他們身后跟著的騎電動自行車的家長,卻未對孩子們的危險行為進行任何阻止。
記者連續(xù)多日觀察發(fā)現(xiàn),這些低齡騎行者中極少有人佩戴頭盔,更無人穿著專業(yè)騎行服。
在北京復興門地段,不少看似未滿12周歲的兒童騎著共享單車練習騎行:有的因身高不夠需站立蹬車,有的停車時需跳下車輛,有的車技生疏、行車軌跡搖晃。
“有些家長讓孩子騎成人自行車或高度不合適的共享單車,孩子腳尖剛剛夠到踏板,根本無法有效控制車輛?!痹诟浇幼〉谋本┚用駰钕壬嬖V記者,他甚至有時候能看到家長在人行道上推著孩子學騎車,孩子掌握不好平衡,車把搖搖晃晃的,看著就讓人捏把汗。
在北京城區(qū)工作的林先生多年堅持騎行鍛煉,他也深有感觸:“有時候能看到家長帶著孩子在市區(qū)夜騎,有人認為到了晚上,車少了,路上情況就安全。事實上,家長工作一天本就疲憊,反應速度會變慢,路燈少的地方路面情況更不安全?!?/p>
北京市昌平區(qū)十三陵水庫環(huán)線作為熱門騎行路線,也常見低齡騎行者。騎行者劉先生告訴記者,曾見十余歲孩子與成人競速,甚至未掌握避讓技巧就飛速騎行,險象環(huán)生。
“之前還看到過不少次十一二歲的孩子和成人競速,還有的孩子還沒學會如何有效躲避身邊快速駛過的騎行隊,就也飛速騎行,這都是安全隱患。”劉先生說。
招募騎行不需經(jīng)驗
除了家長自發(fā)帶領之外,市場上部分騎行機構組織的“親子騎行營”也存在明顯違規(guī)行為。
記者調(diào)查發(fā)現(xiàn),暑假期間,一些旅行社、騎行俱樂部等開辦了“親子騎行營”。這些“騎行營”招募親子組合,或由兒童“獨立”參與騎游。在社交平臺、短視頻平臺、公眾號等多個渠道都能看到相關招募信息。
某機構推出的“360°輪征青海湖”項目全程353公里,歷時5天4晚,當記者詢問是否需要有騎行經(jīng)驗時,客服明確表示“最小參與者6歲,不需要騎行經(jīng)驗,會騎自行車就行”。談及對兒童的其他要求,客服回答:“嚴格來說要身高1.4m以上,1.4m以下只能體驗部分路段。擔心車多的話,可以上保障車。”
另一家機構組織的“漠滿公路7天6夜中俄邊境線騎行”招募對象同樣為親子群體。在其宣傳介紹中,記者看到,該活動全程達820公里,主要為國道公路,“零基礎騎行要求,不會騎車的家屬也可一起同行,專業(yè)的騎行領隊可以現(xiàn)場手把手教學”“8至12歲的小朋友可以騎行特配的兒童自行車參與騎行,感受運動的快樂”,記者問及兒童需滿足的條件,客服表示“5歲以上,會騎車的小朋友就可以”。
對此,在北京工作的資深騎行者李先生說,未滿12周歲兒童上路騎行已屬違法,更不必說在國道、公路等復雜路況中長時間騎行?!昂⒆蛹夹g、反應力和耐力均不足,一旦發(fā)生意外,后果不堪設想?!?/p>
定居浙江杭州的資深騎行者齊先生說:“小孩一定不能跟著成人的騎行團一起騎行。在成人騎行團中,大部分騎行者騎的是公路車,而公路車的輪胎較細,且把橫更短,對于兒童來說更加難以操控。同時,公路車對于路況要求較高,在跟隊過程中哪怕‘軋到兩厘米的小石子’,對于孩子來說都是難以控制的?!?/p>
嚴查兒童上路騎行
針對低齡騎行問題,可持續(xù)交通創(chuàng)新中心研究員鄭翔指出,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明確規(guī)定駕駛自行車必須年滿12周歲,低齡兒童上路屬違法行為。
北京市律師協(xié)會交通管理與運輸法律專業(yè)委員會主任黃海波強調(diào),兒童控制能力差,騎行風險高,家長陪同并不能消除安全隱患?!白鳛楹⒆影踩牡谝回熑稳?,家長應當首先遵守法律的規(guī)定,不要帶領或者放任孩子去進行這種違法騎行行為,這不是陪不陪同的問題,是事關孩子安全的問題?!?/p>
為系統(tǒng)消除未成年人騎行安全隱患,受訪專家建議采取“疏堵結合”策略。
“一方面看到兒童騎行需要,可以考慮規(guī)劃安全騎行區(qū)域,如在公園、廣場、社區(qū)等場所規(guī)劃專門的低齡兒童騎行區(qū)域,設置專門的兒童騎行道,設置明顯的標識和安全設施,如緩沖帶、防護欄等,將兒童騎行區(qū)域與其他人流、車流進行分離。”鄭翔說,另一方面要加強對低齡兒童違法騎行的執(zhí)法力度,對在道路上違規(guī)騎行的低齡兒童進行及時勸阻和教育,對監(jiān)護人進行批評警告,情節(jié)嚴重的依法予以處罰。通過嚴格的執(zhí)法,形成威懾力,減少低齡兒童違法騎行的現(xiàn)象。
鄭翔建議,建立社會監(jiān)督機制,鼓勵其他騎行人、行人等交通參與人參與監(jiān)督,發(fā)現(xiàn)低齡兒童違法騎行行為及時向相關部門舉報。同時,利用監(jiān)控攝像頭等科技手段,對重點區(qū)域進行實時監(jiān)控,及時發(fā)現(xiàn)和處理違法騎行行為。
對于騎行團招募未成年騎手的行為,鄭翔認為,須進一步明確騎行團準入門檻與活動規(guī)范,要求騎行團組織者具備體育經(jīng)營許可、專業(yè)騎行教練資質,并購買足額公眾責任險。同時,強制要求組織者在招募時查驗參與者身份證件,禁止12歲以下兒童報名。
“騎行團的組織者應提前向交管部門報備騎行路線,確保避開高風險路段(如快速路、施工路段)。體育、公安、教育等部門應建立聯(lián)合監(jiān)管機制,定期開展專項檢查。社交平臺、短視頻平臺應禁止發(fā)布‘兒童騎行營’‘親子騎行營’等廣告,或要求廣告方設置12歲年齡門檻,并標注安全風險提示?!编嵪枵f。
受訪專家指出,只有通過家庭、學校、社會與政府多方協(xié)同,才能為未成年人營造真正安全的騎行環(huán)境,讓騎行這項有益身心的運動真正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服務。
本報記者 趙麗
本報實習生 張鴻儒
稿件來源:法治日報

社會新聞精選:
- 2025年08月23日 16:25:36
- 2025年08月23日 15:19:28
- 2025年08月23日 13:44:31
- 2025年08月23日 11:07:44
- 2025年08月23日 09:29:21
- 2025年08月23日 06:31:16
- 2025年08月23日 06:27:22
- 2025年08月23日 02:08:48
- 2025年08月22日 20:59:04
- 2025年08月22日 17:04: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