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投降后,判處那些戰(zhàn)犯死刑究竟有多難?
1945年8月15日,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。次年,一場人類有史以來參與國家最多、規(guī)模最大、開庭時(shí)間最長的審判隨之而來,史稱“東京審判”。 [詳細(xì)]
重走抗戰(zhàn)路,一定要去一趟“國際和平城市”濰坊!
山東濰坊虞河沿岸,夏來綠蔭匝地,坐落其間的國際和平主題公園,引市民游客徜徉納涼。緊鄰公園的濰縣西方僑民集中營舊址,被和平元素包裹著,和平鐘、和平廣場、“和平·友誼”紀(jì)念碑……這片土地為何如此熱愛“和平”?一切要從80多年前的那場戰(zhàn)爭說起。 [詳細(xì)]
抗戰(zhàn)期間,浙江為何有“臺灣醫(yī)院”
近日,浙江衢州古城的白墻灰瓦間,清代修建的衢州書院靜靜矗立。它不僅見證過當(dāng)?shù)匚拿}的傳承,更承載著臺灣同胞參與抗戰(zhàn)的歷史記憶。 [詳細(xì)]
“幾回回夢里回延安,雙手摟定寶塔山?!辟R敬之筆下熾熱的詩句,輕輕開啟了延安記憶的閘門。這座鐫刻紅色基因的城市,不僅是一部波瀾壯闊的革命史詩,更是一幅徐徐鋪展的時(shí)代畫卷。[詳細(xì)]
硝煙散去,650余歲的明城墻靜立,彈痕彈坑清晰可見。城墻下,車水馬龍,萬家燈火。深埋的傷痛與今日的安寧,在同一片土地上交織。[詳細(xì)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