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僅0.6米,抬腳即可“登頂” “全國最矮山”到底是不是山?
東西長1.24米,南北最寬處0.7米,最高處距地表0.6米,被稱為中國最矮山的“靜山”最近又上了熱搜。網(wǎng)友調(diào)侃:“這山還沒我家門檻高”“登頂只需抬腳”。當(dāng)然,也有人質(zhì)疑“這明明就是一塊石頭”。
那么,這座1935年才出現(xiàn)在山東壽光縣志里的“靜山”究竟有何來歷?
7年前就曾走紅 被多家媒體批評“忽悠”
這不是“靜山”第一次上熱搜。早在2018年,靜山就曾火出圈。據(jù)當(dāng)時媒體報道,中國地理學(xué)會會員、專業(yè)從事環(huán)境地理學(xué)研究的呂建樹博士認為:只憑大部分山體埋在地下,就認為它是山,這種判斷不準確,或者說不嚴謹。地下隱伏的基巖在地面出露的情況很多,而它們都不是山。根據(jù)圖片,他作出了該石塊“像石灰?guī)r”的判斷。同時他認為,壽光南部是大范圍的魯中石灰?guī)r山地,出現(xiàn)這種巖石是可能的。
中國科學(xué)院地質(zhì)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官方公眾號也以《此山非彼山》為題,進行了科普。撰寫該文的宋帥華博士在觀察照片中的巖石后認為:“這更像是碳酸巖類。將其定義為山,存在‘嘩眾取寵’的嫌疑。無論是地理學(xué)中的“山”,還是大地構(gòu)造學(xué)中的“造山帶”概念,都與壽光舊《縣志》記載的這座靜山?jīng)]有半毛錢關(guān)系。”
因此,光明網(wǎng)還以“‘全國最小山’,忽悠來的熱度不會長久”為題,對“靜山”走紅進行了批評:“‘全國最小山’這種既不能在歷史文獻中找到強有力證據(jù),又不能在科學(xué)上證明它的地質(zhì)構(gòu)造的,全憑一個名頭,即便能夠走紅網(wǎng)絡(luò),也不可能長遠。希望當(dāng)?shù)啬軌蚨苏龖B(tài)度,不要對游客有愚弄之心,忽悠來的流量和熱度是不會長久的,到頭來吃虧的還是自己?!?br />包括紅網(wǎng)、株洲日報等媒體也以評論、新聞漫畫等多種形式對“全國最小山”進行了評論,認為這種炒作模式“要不得”。
古史并無“靜山”進入《壽光縣志》不足百年
“靜山第一次出現(xiàn)在《壽光縣志》是在1935年?!鄙綎|淄博市齊民要術(shù)研究會會長趙燾告訴華西都市報、封面新聞記者,他曾多次前往壽光考察“靜山”,“在我看來,它就是一塊石頭。”趙燾說。
趙燾認為,如果“靜山”的確是中國最矮的山并具有重要文物價值,那么在2007年開始的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就會將其列入其中,但到如今這塊石頭也僅僅是壽光市文物保護單位(注:壽光1993年撤縣設(shè)市)。
“而且在1935年的縣志上,清清楚楚地寫著是一塊‘山石’,壓根不是山?!壁w燾認為“靜山”最有可能是一塊“界石”:“就是大戶人家弄了一塊大石頭,放在田間地頭,用來做標記用。”這樣可以迅速將土地分界,顯示土地的歸屬權(quán)。
實際上,趙燾在自己的公眾號中也提到:“壽光市博物館前館長賈效孔認為,靜山可能是南北朝時期賈氏家族的地界石或觀賞石,而非自然形成的山體?!?/p>
賈氏家族是什么來歷?即北魏時期青州的大家世族。1973年,在壽光出土了北魏高官賈思伯的墓志。賈思伯和賈思同兩兄弟都是北魏高官,而賈思勰也有可能是該賈氏家族中的一員?!叭绻@真是一座山,那么從南北朝開始就可能會有記載。但是這方面的內(nèi)容一直是空白?!壁w燾說。
當(dāng)然,趙燾也認為當(dāng)?shù)赜小办o山”的傳說不足為奇:“我們不要著急說它是山或者不是山。靜山最大的意義在于它能夠滿足當(dāng)?shù)孛癖妼τ谏降那楦行枨?。所以即便它只是個‘皇帝的新裝’,也沒必要非得戳破?!?/p>
華西都市報-封面新聞記者 閆雯雯

國內(nèi)新聞精選:
- 2025年08月28日 21:07:47
- 2025年08月28日 17:45:16
- 2025年08月28日 16:19:33
- 2025年08月28日 15:55:51
- 2025年08月28日 13:53:01
- 2025年08月28日 11:54:32
- 2025年08月28日 07:55:50
- 2025年08月28日 07:33:27
- 2025年08月27日 15:49:43
- 2025年08月27日 12:19: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