俞孔堅匆匆離世 他已“回到土地”
中新網圣保羅9月25日電 題:俞孔堅匆匆離世 他已“回到土地”
中新網記者林春茵
當地時間24日,總是一襲紅衣的俞孔堅,在巴西各大官媒的網頁上,已變黑白。巴西總統、副總統都在社交媒體上發(fā)文,為其匆匆離世致哀。
這位一生呼吁“尊重土地和水”的中國建筑師,23日晚搭乘的一架小型飛機墜毀于巴西東南部南馬托格羅索州,將生命留在了全球最大淡水濕地的潘塔納爾濕地。
俞孔堅是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創(chuàng)始院長、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,他所倡導的“海綿城市”這一基于自然的中國模式,在逾250個城市上千個項目得到實踐,被推廣至全球10余個國家。
俞孔堅此行訪巴西,除參加巴西建筑與城市規(guī)劃委員會舉行的國際研討會和圣保羅建筑雙年展外,還受邀拍攝紀錄片《海綿星球》。同行的兩位巴西紀錄片導演路易斯·費拉斯及攝影、飛行員共4人,不幸全部遇難。
巴西近年備受水患困擾,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羅、旅游勝地里約熱內盧和號稱“巴西糧倉”的南里奧格蘭德州連年發(fā)生洪澇災害。尤其2024年,南里奧格蘭德州特大洪災致184萬人流離失所,150萬公頃農作物盡受損失。中國生態(tài)治水經驗備受關注。
當時多家巴西媒體紛紛連線俞孔堅,在洪水季推出“海綿城市”專版,一時洛陽紙貴。有的專業(yè)雜志急迫地將俞孔堅的解題之道作為標題:“五年內將城市改造為海綿城市是可能的”。里約市長則直接邀請他來訪,坐著直升機巡城,空中“把脈”城市內澇海水倒灌的痼疾。路易斯·費拉斯生前也向記者介紹,《海綿星球》一片中,將邀請俞孔堅和長期監(jiān)測熱帶雨林生態(tài)的巴西氣候科學家卡洛斯·諾布雷共探亞馬孫雨林,聯合開發(fā)應對極端氣候的預警模型。
也因此,俞孔堅兩場活動的主旨演講觀眾暴增,上千名同行涌進會場,不少人席地而坐聆聽演講。而在9月初俞孔堅尚未抵達巴西時,巴西最大電視臺環(huán)球臺就已在熱播一部以“海綿城市”解碼“中國改革”的微紀錄片。俞孔堅在片中介紹如何去除大壩、水庫、防洪堤等單純攔截水、排放水的灰色基礎設施,“還地于水”,修建能像海綿一樣吸納雨水的公園和綠地。
當噩耗傳來,社交媒體不斷重刷他的話語:“巴西是拯救地球的最后希望”“巴西是最后一片花園,必須加以保護,重新設計,以治愈這個星球”……不少青年建筑師痛惋出師未捷,俞孔堅卻已“長留在這最美的花園”。
數日前剛專訪了俞孔堅的巴西記者塞薩爾·桑托斯最為難忘俞孔堅的自信和其描摹的中國印象,俞孔堅建議在農業(yè)區(qū)將20%的農田預留給水,以防止徑流造成城市內澇。“俞孔堅說,我的家鄉(xiāng)就有這樣的‘海綿農場’——既美麗又高產?!?/p>
俞孔堅的家鄉(xiāng),在浙江省金華市東俞村。他曾遠赴美國求學哈佛,仍念茲村口有棵大香樟,有條白沙溪,視作他“文化地標”。也正因這份文化自覺,在20世紀90年代全國大興土木以西方為美時,他逆流而上,反對城市妝造,寫下著作《回到土地》,關切“足下文化和野草之美”。如今,因應全球氣候變化而生發(fā)的“生態(tài)文明的革命”亦成為他新的課題。
俞孔堅曾總結他的目標:從中國的傳統生態(tài)智慧中汲取靈感,基于自然構建生態(tài)基礎設施,建設城市森林,進行國土生態(tài)修復,“以低碳而高效的方式解決問題,向全球提供多尺度應對氣候變化和進行地球生態(tài)修復的中國模式?!?/p>
“海綿城市為世界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貢獻了超越工業(yè)文明的新范式?!卑臀髅准{斯吉拉斯州聯邦大學建筑學教授娜塔查·雷納曾帶著百余位學生取經武漢如何打造海綿城市。她說,“俞孔堅驟然離世,是我們這片土地的巨大損失?!?完)

教育新聞精選:
- 2025年09月26日 07:42:41
- 2025年09月18日 09:27:07
- 2025年09月10日 10:26:33
- 2025年09月10日 09:45:00
- 2025年09月08日 11:08:36
- 2025年09月07日 19:09:55
- 2025年09月07日 09:08:25
- 2025年09月07日 08:48:07
- 2025年09月06日 10:42:59
- 2025年09月04日 13:06: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