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栓性疾病涉及多個器官系統(tǒng)!如何預防?醫(yī)生建議→
血栓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狀態(tài)下,凝聚所形成的特殊結構的血塊。血栓性疾病涉及多個器官系統(tǒng),是一種全身性疾病。血栓是如何形成的?有哪些危害?
專家介紹,血栓按照生成部位的不同,主要分為以下幾種:
靜脈血栓性疾病
靜脈血栓栓塞癥包括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和肺栓塞。
動脈血栓性疾病
主要有急性冠脈綜合征、心房顫動、動脈缺血和卒中。
毛細血管血栓
也被稱為毛細血管動脈瘤,好發(fā)于顏面部。
北京大學人民醫(yī)院血管外科主任醫(yī)師 李偉:血栓形成三要素,主要是當血管壁有損傷,比如外傷、炎癥等問題,或者血流緩慢、久站久坐、臥床休息術后的這些病人,都會有血流緩慢的問題。還有一個因素就是血液高凝狀態(tài),由于藥物原因或者是服用一些激素;癌癥、腫瘤、吸煙、肥胖等因素,都會讓血液變得高凝。這幾個因素疊加起來之后,會更容易出現(xiàn)血栓的問題。
專家指出,血栓性疾病常危及生命,一旦懷疑形成血栓,應立即就醫(yī)。
北京大學人民醫(yī)院血管外科主任醫(yī)師 張韜:血栓一旦形成之后,如果沒有進行很好的治療,會逐漸增加、逐漸蔓延,甚至從小腿血栓變成大腿血栓、肺栓塞,嚴重者出現(xiàn)致殘和致死的問題,所以一定要多多重視,尤其血栓的預防非常重要。
專家建議,預防血栓應多吃新鮮果蔬,控制肉類和油脂攝入,并保持適當運動與飲水。
北京大學人民醫(yī)院血管外科主任醫(yī)師 李偉:血栓的預防其實最核心的一個要點就是要動起來,尤其長時間坐立的時候,要每30到60分鐘一定要去活動、進行一定的下肢運動,通過肌肉收縮來促進血液、加速血流。飲水一般還是建議每天喝1500至2000毫升。
